2022-05-17
新生儿血小板升高,可能和感染、脱水、贫血、川崎病、血液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具体如下:
1、感染
细菌性感染、病毒感染,均会导致新生儿血小板暂时性增高,主要是致病微生物侵入新生儿体内,引起促血小板因子升高,导致血小板计数偏高。
2、脱水
如果新生儿发热,或者呕吐腹泻等,导致体内水分流失,引起电解质紊乱脱水,则血液浓缩,出现血小板相对增高的现象。
3、贫血
新生儿贫血时,由于骨髓增生活跃,所以可以出现血小板计数明显增高。
4、川崎病
新生儿川崎病相对少见,该病在恢复期阶段,血管壁常会伴有炎症损伤,此时血小板细胞相对较为敏感,可表现为血小板升高。
5、血液系统疾病
例如骨髓过度增生,外周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较多,同时粒细胞进一步增多,所以可导致血小板升高;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疾病都会伴有出血症状,所以也可导致血小板明显升高,但这类疾病在新生儿极为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