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7
在医生的圈子里,一直都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
“无论是怎样的肾病,发展到最终都会变成尿毒症。”
换句话说,无论是怎样的肾病,如果不及时进行调养,或者是接受治疗,任由其恶化,最终都会变成尿毒症这样的严重疾病。也正是因为如此,肾病患者定期做好肾脏检查,尽早发现且规避尿毒症风险,非常重要。
如上所述,肾病人群定期做好检查,对肾病患者病情的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
1)便于调整肾病治疗方式
肾脏是人体的代谢器官之一,同时协助水液循环和激素平衡,这意味着肾脏的健康环境是多变的,定期做好检查,有助于医疗人员更进一步调整治疗措施,保障肾脏健康。
2)降低肾病恶化风险
肾病因为其中血管众多,受到高血压、糖尿病一类代谢病所衍生的并发症状影响也更多,例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等,定期检查,有助于尽早发现并发症隐患,降低肾病恶化风险。
3)规避和扼制尿毒症产生
这也是肾病人群做好检查的主要目的,文章开头有提到,无论是怎样的肾病患者,相比于正常人,某种意义上都属于尿毒症的“高发人群”,肾单位损耗增加,定期做好检查,有利于把控肾单位的基本状态,尽可能早地发现尿毒症隐患,发现的越早,治疗效果和成功率也会更高。
因此,想要让肾病患者尽可能规避尿毒症风险,及时做好检查,发现可能存在的尿毒症隐患是十分必要的。那么,想要“揪出”尿毒症这个祸害,究竟需要定期进行怎样的检查呢?
对于肾病患者来说,想要尽可能排查尿毒症隐患,大多需要通过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三步。
首先是血液检查。上文有提到,肾脏中血管众多,一旦肾功能受到尿毒症影响,血液中钾离子、钙离子的成分会增加,通过血液检查,也就可以尽早地发现尿毒症的标志性隐患,有助于确诊病症,尽早治疗。
其次是尿液检查。尿液是肾脏代谢的最终产物,通常能够反映肾小球和肾小管的健康状态,例如查出蛋白尿、血尿等,分别代表肾小球过滤效率降低,亦或是肾小管存在炎症,这都是早期尿毒症的典型表现。
最后是影像学检查。所谓的影像学检查,其实就是B超、CT一类,通过影像学检查的方式,能够更直观地看到肾脏可能存在的炎症、坏死等相关症状,通过直观的肾脏情况评判,确诊是否存在尿毒症的隐患。
综上所述,想要揪出尿毒症,尤其是对于肾病患者来说,定期检查的作用和意义无疑是巨大的,例如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都是用于排除潜在风险的必要方式,积极配合,才能更好地保护肾脏健康。
【参考文献】
[1]周春兰, 刘德臻. 新型肾病检测项目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民康医学, 2009, 021(022):2927.
[2]张淑贞, 刘金平, 秦毅,等. 2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相关化验检查项目调查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0, 3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