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福康医药
民福康医药>科普文章>文章详情

患慢性肾衰竭就是得了尿毒症吗?

手机浏览

2022-05-17

6
刘来

刘来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肾病内分泌科一区

  随着社会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习惯变化,身体代谢和内分泌出现波动,最容易受到影响的自然就是肾脏。

  因此在这几年,肾病科的病人也越来越多,出现肾衰竭等症状的患者不计其数。在大多数人的意识中,通常会将肾衰竭和尿毒症联系在一起,两者真的是相同的吗?

因此在这几年,肾病科的病人也越来越多

  得了肾衰竭,是不是意味着得了尿毒症?

  其实并非如此,例如急性肾衰竭等,通常是因为梗阻,用药方面的疏忽,导致肾脏功能急剧下降,和本身的健康关联不大,通过及时治疗,肾脏也有恢复的可能,自然不可能和尿毒症“平起平坐”。

  说到这可能有的朋友会问:

  “那慢性肾衰竭呢?”

  确实,很多患者,甚至部分医生也会将慢性肾衰竭,看做是尿毒症的症状,并且报以非乐观的态度。所谓的慢性肾衰竭,意味着肾单位持续减少。

  也就是说,肾单位减少的越多,慢性肾衰竭的症状就越严重。现代医学也将肾衰竭的级别按照轻重程度分期。一般情况下,1期肾衰竭或者2期肾衰竭,肾单位损失低于70%,并不能严格算作尿毒症的种类。

  而3期肾衰竭以上,意味着肾单位损失了70%以上,属于严重肾衰竭症状,处于这种状态的肾衰竭患者,往往会被视作尿毒症前期表现来对待,需要接受透析等一系列尿毒症干预治疗。

  由此可见,肾衰竭并不能一概将其称为尿毒症,只要慢性肾衰竭,且严重程度超过3期以上,则有必要接受尿毒症相关治疗。一般来说,慢性肾衰竭,亦或是前期尿毒症,通常会称其为“终末期肾病”。

  终末期肾病,有着怎样的诊断标准?

  上文有提到,终末期肾病和尿毒症的概念相似,但尿毒症大多是通过慢性肾衰竭等疾病演变诊断。

终末期肾病和尿毒症的概念相似

  而终末期肾病则有自己的诊断标准:

  比如肾小球过滤率低于15ml/(min.1.73m2)以下,或是肾单位已经减少90%时即可诊断。不仅如此,终末期肾病通常还会伴随水肿,高血压,肾性糖尿病等多类并发症,相比于尿毒症,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加凶险。

  尿毒症,慢性肾衰竭,终末期肾病……一个接一个的疾病,可能会让不少肾病患者为之胆寒,但实际上,类似于尿毒症等,大多有着属于自身的进展机制。如果在肾病恶化演变之前加以治疗干预,这些疾病往往都可以避免。

  尿毒症一类的严重肾病,有着怎样的进展机制

  关于尿毒症的进展,不同的医学专家有着不同的说法。

  首先,部分学者认为,尿毒症进展的概率是100%。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脏也会慢慢衰弱,而慢性肾病至今也没有有效的治愈手段,如果衰弱的过程持续,尿毒症的风险也是必然的。因此,想要治疗尿毒症,就要在肾脏健康的时期做好预防。

  其次,也是医学界主流的观点,认为尿毒症恶化风险在5%左右,且有着肾病并发症为前提的患病机制。

  综上所述,尿毒症的进展机制过程,也并非完全是悲观的,根据医学界普遍的看法,恶化发病率在5%左右,即使得了肾病的朋友,积极配合治疗,联合有效的用药方式,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将肾病,甚至慢性肾病控制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陈秀益, 刘必成, 尹莲芳. 微炎症反应状态与终末期肾病[J]. 临床荟萃, 2005, 20(12):4.

  [2]黎磊石. 中国的终末期肾病[J].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1995, 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