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7
足跟痛可能是鞋子不合脚、足跟骨刺、足底筋膜炎等因素导致的,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等加以缓解,具体如下:
1、鞋子不合脚
鞋底较薄或者是鞋子尺码过小,容易使足跟受到摩擦,加大足跟的压力,从而引起疼痛症状。建议更换厚底、尺码合适的鞋子,同时可通过热敷、泡脚及足跟按摩等方法缓解疼痛症状。
2、足跟骨刺
足跟骨刺也称为跟骨骨质增生,主要是软骨磨损、破坏,跖腱膜长期牵拉跟骨骨质,从而导致足跟骨质慢性增生。患者足跟向下用力时通常会有针刺样的疼痛感,且在长时间行走、足跟过度用力后会有疼痛加重的情况。
足跟骨刺一般以保守治疗为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美洛昔康、布洛芬、塞来昔布等药物进行消炎止痛治疗,或者是采取微波理疗、远红外线等理疗,以缓解疼痛症状;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对足跟部位做封闭治疗,以达到局部止痛的作用。日常减少足跟部位受力,每晚适当热敷、泡脚,以促进足部血液循环,对于缓解疼痛症状也有一定的帮助。
3、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主要是由足底肌肉及其筋膜组织反复受到牵拉引起无菌性炎症所致,该病典型症状为足跟痛,以跑步人群较为多见。
急性足底筋膜炎患者需要及时休息,停止活动,可躺在床上将脚抬高,对足部部位进行冰敷处理,每隔1小时冰敷一次,每次时间在15~20分钟左右。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可采取物理疗法,即佩戴功能矫形鞋垫,以通过放松足底肌肉及筋膜张力,帮助缓解疼痛感。如果疼痛感严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洛索洛芬钠、双氯芬酸等药物治疗;疼痛感剧烈时,可采取局部封闭治疗。
少部分患者症状较重,已经影响生活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即通过微创手术切断足底筋膜内侧束,使粘黏组织松解,以解决疼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