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7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病程漫长,治疗要求高,不能根治,加之有明显的遗传因素,患者不仅要面对疾病,而且还要面对来自家庭、社会、自身习惯、生活条件等很多对控制血糖不利的因素,因此患者心理上常会有压力,则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误区,这对患者的糖尿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均极为不利。
那么想要调整好心态,我们就要明白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患者需要做些什么?怎样去做,才能够尽快恢复健康的心理状态。
常见的心理问题:
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从疾病诊断开始,会经历一个从否认到接受的过程,也就是从悲伤、应对压力与困难以及到适应的过程。由于糖尿病及其治疗会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各种改变,患者则会表现出各种不适应的行为反应,比如对整体的自我价值感发生变化,出现恐惧、自卑、人际敏感、回避社交、自我评价低等行为反应。
其次,糖尿病患者容易陷入焦虑与抑郁的情绪。焦虑与抑郁是集躯体、认知、情感等症状于一体,焦虑心理常见于疾病早期,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的抑郁发生率则会增加,但常被忽略。《中国1型糖尿病指南》指出,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焦虑发生率是非糖尿病人群的2~3倍。有大样本研究结果显示,大约三分之一的1型糖尿病患者伴有焦虑,三分之一伴有抑郁。此外,抑郁与糖尿病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有关。女性患者抑郁的发生率较男性患者更高,各个年龄阶段的患者均可伴有抑郁和焦虑,但儿童青少年时期是抑郁的高发年龄阶段。
如何应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
(1)首先患者要有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决心。其次是要控制好自己的饮食和作息规律,第三不断地学习有关糖尿病的知识,提高自己对糖尿病的认识水平,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
(2)糖尿病患者心理问题与家庭成员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因此,糖尿病患者的家属需要端正心态,要意识到不良情绪会对血糖造成不良影响,不仅不要把自己的情绪带给患者,还要在患者面前树立积极乐观的形象,定期给患者做心理辅导功课,让患者意识到,只要能够积极控制血糖,就可以享受和大家一样的生活。所以,家属对患者的心理、血糖控制等多方面的正确引导相当重要。
(3)患者及家属的依从性会直接影响血糖控制,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树立健康正面的心理形象,多与其他糖友沟通,向控糖积极的糖友学习,提高糖尿病治疗的依从性。
鲁宾逊说过“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因此,面对糖尿病我们要正确看待,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能有助于恢复我们健康的身体。
【参考文献】
[1]陈怡. 让糖尿病人不再“望米兴叹”[N]. 上海科技报,2021-07-09(001).DOI:10.28704/n.cnki.nshkj.2021.000803.
[2]王芳. 要科学防治糖尿病[N]. 大同日报,2021-06-24(007).DOI:10.28204/n.cnki.ndtrb.2021.001538.